义乌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城乡

2021-01-05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5日消息 记者 龚喜燕 通讯员 余锦春/文 钱旭升/摄

  昨天中午,义乌长运出租车公司司机杨忠民驱车来到位于北苑街道的新能源出租车驿站,用可享受优惠的充值卡在驿站餐厅吃了一份8元快餐,顺便给去年8月底刚换的纯电动出租车充了半小时电。杨师傅说,以前一公里油耗要0.6元左右,现在改用新能源汽车,一公里平均只要0.18元,“不仅成本大大降低,充电也方便,现在乡下都有充电站,快充两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基础建设先人一步

  近年来,凭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刺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标准要求提高及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去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出炉,更是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尤其是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领域,2035年将实现全面电动化,未来纯电动汽车可能成为主流。

  在这方面,义乌先人一步。记者从义乌市交通部门获悉,到今年3月,该市1379辆巡游出租车将全部更新为清洁能源车辆,其中纯电动车辆比例将达90%以上。

  另据义乌市车管所统计,截至目前,在义乌登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接近6000辆,虽然占比不到义乌全市机动车拥有量的1%,但增幅迅猛,去年新增2800辆,还有大量穿行在义乌大街小巷的外地牌照电动汽车无法准确统计。

  有数据为证,上月24日12时14分,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充电平台实时数据显示:该公司电力实业充电站去年累计总充电量突破1千万千瓦时,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新能源汽车要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得先行。为助力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发展,根据《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三五”发展规划》,义乌市供电公司利用电力服务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充电网络建设。一方面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义乌市供电公司先后与义乌陆港集团、城投集团、恒风集团、义乌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物流、城建、公交、运管资源及行业系统布局充电桩建设。自前年10月18日电力大厦第一座充电站建成投运以来,目前义乌电力已建成投运公用充电站30座,设计快充枪位338个、慢充枪位17个,共计355个,已服务充电车辆51.66万次,减少碳排放量23000吨,初步形成义乌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充电网络。另一方面,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与交通部门合力建设的首家巡游出租汽车新能源服务区于去年10月建成投运,可为义乌千余辆新能源电动出租车提供门检、洗车及驾驶员用餐服务。该出租车驿站配套快充枪位36个,加上周边原电力大厦充电站,共有65个快充枪位,可基本满足新能源出租车快充需求。

  截至目前,义乌已投运3个出租车服务区站点,为新能源出租车提供便利、优惠、安全的充电服务,满足电动出租车充电频次高、充电量大的运行需求,并形成充电市场规模效应。


充电网络越织越密

  除电力部门,还有不少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充电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义乌共有公共充电站约70座,充电枪700余把,另有1170余户用户私人申请建充电桩。充电桩网络覆盖密度和数量均走在全省县级市前列。

  “因为一些社会力量建的充电站采用转供等方式,总的充电量无法准确显示,初步估算突破1500万度,可以减少碳排放约3.5万吨。”据义乌市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博介绍,目前私家车用户来申请建充电桩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有些建设条件不具备,建议新建小区同步规划设计充电桩位置。“现在居民充换电设施用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住宅小区内拥有产权或使用权的地下或地面停车位(库)建设的充电设施;另一类是在自有产权或拥有使用权的农村自建房停车区域建设的充电设施。这两类用户如需单独申请充电设施,可携带相关材料来办理。”

  为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出行,义乌电力部门以峰谷电为基础,提供峰谷错峰充电价格,采取大客户、充电卡打折等优惠策略,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优质廉价的充电服务。“现在我们公司投运的充电桩,低谷时段一度只需0.7元,高峰时段1.4元,普遍低于省内各地。”吴博说,以新能源出租车驿站为例,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晚上10点至次日8点,充电桩电价均为0.7元/千瓦时。其余时段,除晚上7点至9点执行1.4元的最高电价,均为1.1元/千瓦时,吸引了大部分新能源出租车客源。而在电力部门普惠制电价拉动下,义乌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形成价格洼地,从而助推当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为推动电力改革带来新机遇。“以前公共充电桩每天充电量只有两三万度,现在单日充电量最高已超7万度。”日售电纪录屡创新高,预示着该公司新能源事业已成“新蓝海”。吴博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新建300个以上公共充电桩,覆盖城乡,让市民充电更便捷、更优惠、更环保、更安全。

  另据了解,义乌有关部门也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加速推动绿色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