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运用“PPP”模式推动“好家风”落地生根

2015-08-21

走进磐安的农村,你会看到家家户户门口挂着一块制作精美的家训牌,上面写着“耕种要勤做人要诚”、“孝亲敬老文明礼貌”……那一句句内容不一,但都体现着传统美德与时代风貌的家训,是群众的道德承诺,是孩子们成长的励志名言,成为了美丽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融入社会资本,推动家训家规走进千家万户,兴家风、淳民风,精神文明建设又现新气象。预计通过三年努力,家训家规展陈将实现县域全覆盖。

一是将政府资金和银行资金相结合,让家训上墙得以落实。28000块家训牌数量多,制作经费高,由县委宣传部、各乡镇、县信用联社共同出资制作家训牌,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得家训上墙工作真正得以落实。形式各异、制作精美的家训牌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是将家训传承与农信普惠金融相结合,让百姓得到实惠。县信用联社为参与立家训活动、作出道德承诺的家庭进行贷款授信,发放贷款卡,今年为农户授信1.4亿元。在此基础上,组成评选小组评定30%的优秀家训,对获奖的家庭给予额外的金融支持,对定期存款一万元以上执行利率比信用社同等利率上浮5个百分点;贷款10万以内,比信用社同等利率下浮10个百分点;为获奖农户量身打造两期理财产品,给予农户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将家训精髓与诚信文化相结合,让家训践行落到实处。在优秀家训评选过程中,制定评选办法,除了语言文字上的标准外,更对家训践行推出要求。家庭成员口碑较好,群众认可度较高,农户征信记录好,在银行没有不良贷款记录,家庭成员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作为基本条件,同时获得各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中有荣获感动磐安人物、孝媳、孝子等各级各类道德类先进荣誉称号的优先评为优秀家训。家训成为了一种道德约束力,引导群众讲文明、讲诚信,讲公德。

四是将短期评比与长期管理相结合,让家训传承常态长效。本次立家训活动,不仅设计了上墙的载体,还对优秀家训的评比实现了动态周期管理,优秀家训三年评比一次,同时将评选结果记录到农信社的农户信息档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家庭还将进行摘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