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包有分量!武义俞源家训红包里的家风密码
2025-02-21
正月初九,刚刚从外省归来的俞杰一家回到了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期待着已98岁高龄的爷爷俞孝清为他们一家发放一份特别的红包,这可不是普通的红包,每个红包都内有乾坤,用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书写着“有礼有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等俞家家训,这是俞家延续40余年的新春传统,更承载着耄耋老人对家族四代人的殷殷期盼,勉励后辈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时光盲盒里的成长刻度
11岁的俞瑾瑜有个专属保险箱,里面整齐排列着11个标注年份的信封。
“每年,太爷爷都会在发压岁包的时候再发一个家训红包。”今年11岁的俞瑾瑜说,已经收到了11个家训红包,每年收到的内容都不一样。
“与单纯的过年压岁红包不同,家训红包就像‘盲盒’一样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俞瑾瑜的母亲官小玲说“孩子刚自己吃饭不要喂的年纪时,收到的家训红包正好是‘勤俭节约’,上小学时恰是‘助人为乐’……爷爷总能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送上最贴心的叮咛。”
“我儿子小时候是一边收压岁包,一边聆听爷爷送来的家训祝福,20年前,老人将家训写在了红纸上,习惯保留至今,家里的重孙辈,基本都攒下了和年龄相仿的家训红包。”俞孝清的儿子俞友东,已经73岁了,看着孙辈们虔诚接过家训红包的模样,他相信这份家训的力量,早已深深植根于晚辈的心中。
百年家训的当代表达
“家训不是挂在墙上的字,是刻在心里的尺。”俞源村党支部书记俞宏武介绍说,俞孝清一家将家训以具象化的方式表达,彰显了家风家训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俞源村,早在600年以前就立下了25条家训。如今,在俞源村,每户村民都以这25条家训为基石,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衍生出了一条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训。这些家训,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代人的心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将俞氏家训的精髓提炼成了《新时代村规民约》,让家训的力量更加彰显。在古戏台上,开设了“家训讲堂”,村民们纷纷前来聆听,争相效仿“家训传家”的做法。家训,已经成为俞源村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