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打造浙中水乡美丽村落
2014-06-04
郁郁葱葱的树木、整齐划一的房屋,如一轴山水画卷铺陈在清澈的洞溪河上。河边,农妇们挽着袖子洗衣;公园里,孩子们卷着裤腿打闹,这是昨日记者在婺城区白龙桥镇龙蟠村看到的秀美景象。作为“浙中水乡”建设市级示范点,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龙蟠村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自2007年8月以来,该村一直在朝着优美城乡环境的目标前进。特别是今年初以来,全村上下围绕水环境治理、“三改一拆”、奶牛养殖业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克难攻坚、扎实推进。目前,该村结合“浙中水乡”建设项目,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水网连通、河道梯级开发、筑坝蓄水等措施,建设新的水乡网络,着力把龙蟠村打造成“一脉一环八景”的特色村。
婺城区水系发达,塘库众多,区域内主要有“三江十五溪”。但全区83座水库、207座山塘,总库容只有4.476亿立方米。由于蓄水能力不足,大量水资源白白流失。与此同时,水资源功能较为单一,往往只考虑水的资源功能,却忽略了景观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
近年来,婺城区在水资源的配置、管理上明确江溪河网联通、山塘水库联片的思路,坚持水环境整治与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实施。如“乌引”金华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项目从2000年以来持续实施6期7个年度项目,通过项目的建设,水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利用,实现溪流渠网联通,水库山塘连片。在有效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和供水使用率的同时,呈现“水清、树绿、路平、流畅、村美”的田园水乡景象,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浙中水乡”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婺城区积极开展相关前期工作。目前,已经组织编制婺城区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的总体规划和详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白龙桥镇龙蟠村、竹马乡下张家村、罗埠镇下章村、汤溪镇上叶村、蒋堂镇黄碧垄村等5个村为婺城区2013年“浙中水乡”建设试点村。
在具体建设中,婺城区将以水利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浙中水乡”建设基础;以灌区改造和中小河流治理为依托,努力实现“两联”“两蓄”;以建设金华江石柱头水利枢纽为契机,努力打造“城市水库”;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努力构建良好水环境;以生态修复为抓手,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