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祝响响:我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继续站好乡村讲台

2022-09-15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这样一个最基层的老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爱。这次表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初心,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成为‘大先生’。”

  昨天,从北京返回浦江没几天的全国最美教师祝响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9月10日,第38个教师节,中宣部、教育部正式发布2022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并由央视一套直播。全国共有10位教师入选,我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祝响响名列其中。这个集美貌与智慧、责任与奉献于一身的“响响老师”,被全国观众所知晓并赞赏。

  今年43岁的祝老师,从教26年,身上有很多让人敬佩又羡慕的“光环”: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春蚕奖……她早已成为浦江当地的师者形象代言人。

  2013年开始,祝响响支教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教育欠发达地区;她主动申请从浦江城区最优质的公办小学调任偏远薄弱的山区学校……她在不经意间走过了教育的“三重门”——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均衡的领头雁、教育扶贫的践行者。她始终怀有一个最朴素的信念:用最初的心,走着“教育共富”这条最远的路。

  回忆此次教师节的北京之行,祝响响从身边共同受表彰的同行们身上,再次汲取了无穷的力量。83岁的最美教师熊有伦院士,四代制造人将“国之大者”代代相传,被称为培养院士的院士;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校长,41年坚持传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最美教师周荣芳主张让思政课“行走起来”,讲述焦裕禄的事迹几度哽咽,不仅让现场的学生感动,更是感动了亿万网友。

  “带着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从这些优秀老师的身上,我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开始明白‘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这个话题的分量。”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最美教师节目录制现场,曾拱手作揖,恳切地说:“各位先生,请坐!”祝响响说,这让人备感温暖与敬重,又瞬间感觉肩头沉甸甸的。

  说起自己义无返顾的支教旅程,祝响响提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熊国锦,他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曾经是深度贫困地区。他上小学的时候,也正是祝响响去贵州支教的那几年,她对当地山区教育的艰苦落后历历在目。去年,熊国锦报考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就业师范生,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提到“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不仅是在勉励即将成为教师的年轻人,也在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年表彰的最美教师团队,是高校银龄教师,459名高校退休老教师为西部地区10所高校、236个专业、679门课程到岗教学,为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祝响响说:“习总书记的嘱托,在熊国锦同学的身上,在银龄教师团队的身上,让我愈发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朴素的教育情怀,更应该是一份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自觉。我和银龄老师谈得最多一句话就是:‘我,想成为你们!’”

  转变教育理念是最难的一件事,而支教老师所能做的,就是种下一颗改变的种子,期待它的慢慢绽放。

  9月9日那天,应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的拍摄要求,祝响响让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又给四川金口河区的师生开设了一节云课堂。从一开始的抵触、担忧,到后来的欣然接受,她看到西部老师们的理念正在发生着变化。金口河区的老师纷纷诧异:“原来我们金口河教育人,也能拥有如此丰厚的教育资源,真是大开眼界!”

  在北京期间,祝响响还参加了不少教育部组织的相关活动,像参加“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聆听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郭传杰教授主讲的《科学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到国家歌舞剧院观看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音乐剧《绽放》等。在张桂梅老师身上,祝响响看到了一种执念,“人生总要有一种执念,去对得起岁月”。

  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说:“我认真读了你的发言材料,写得很好。你是推行一校两区管理模式的第一人,这么执着地去做这件事,真的不容易!”祝响响到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工作时,常常和农村老师们说:“一所学校可以没有标准化跑道,但不可以没有带领孩子们奔跑的老师。跑起来,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凭着这样的执念,我们有了很多的“第一次”,让城区名校与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办学模式生根开花。

  去的山区学校、农村学校多了,祝响响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继续站好乡村讲台。北京回来的路上,她一直在想:“我能否在更多的乡村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不断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为共同的教育梦站好乡村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