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小区的蝶变:从“问题社区”到“共治样本”的逆袭之路
2025-05-16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姜家社区金厦花园小区,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明亮的路灯透过繁茂的树叶照在整洁的道路上,让人感到温馨宁静。谁能想到,这个占地面积24670平方米的温馨家园,曾经是一个因物业弃管而陷入混乱的“问题小区”。

“围炉煮茶”民主议事找“金点子”
金厦花园建成于2005年5月,一路走来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诸多难点、堵点、痛点。2010年第一届业委会解散后,物业公司也退出弃管,小区陷入无保洁、无保安、无维护人员的“三无”混乱状态。垃圾遍地、门岗无值守、楼道灯和路灯无人修……种种乱象严重影响居民们的生活。
“维修基金见底,物业费缴纳不足,小区的运转举步维艰。”有热心的业主来到宋志民家中“围炉煮茶”,为小区谋出路,提建议想办法,并希望宋志民当“领头羊”。在母亲与妻子的支持下,曾是皮革厂标兵、药厂骨干的宋志民最终决定接过这副沉甸甸的担子。“当年接手账上仅剩2万元,还欠7600元卫生费没付,电梯年检都凑不出钱。”宋志民说,要治小区的“病”,就要下猛药,还要调动全体业主的主人翁精神。响鼓要用重锤,于是,宋志民上门入户听民声、问建议、聚民智。
社区党委也密切关注着小区情况,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新组建的业委会提供政策咨询、工作指导,协助梳理问题、规范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设,为小区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开源节流”打响破局之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厚厚的账本、可怜的结余、经济窘迫的现状,该怎么办?
“我们接手管理,就相当于创业,创业之初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宋志民在业委会上表态。为让小区正常运转,业委会决定分三步走:一是将保安、保洁岗位由外聘改为内聘,业主自己保家看家护家;二是将幼儿园对外招投标,2015年幼儿园招投标成功,获得了“第一桶金”,让小区的运转勉强维持下去;三是启动地面停车位改造项目,改造后车位收益用于小区基础设施修缮中,并为小区加装了70多台高清监控设备。
随着小区治理的一步步完善,昔日的“问题小区”在业委会一班人的努力下持续蝶变。2022年,根据居民需求,业委会把幼儿园旁半荒废的小广场地块进行了改造,如今小广场地面铺设了时尚动感的塑胶,建有“文化长廊”,增添了运动器材,成了居民茶余饭后休憩好去处。2023年,小区门头及入口完成提升改造,实现人车分流,同时投资11万多元,全面升级监控设备。逢年过节,业委会成员为小区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送上生活物资和节日祝福;收取物业费时,给居民赠送生活物资……一件件小事暖人心,小区充满了浓浓的邻里情。
经过“微更新、微改造、微创意”,金厦花园不仅有了整洁有序的“面子”,还有功能齐全的“里子”,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小区服务明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业主们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以宋志民为代表的业委会成员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动人的为民服务答卷。18幢住宅800余户居民,物业费连续十几年维持在0.2元/平方米的“地板价”,并实现了收支结余,金厦花园小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自治故事。
文明创建优秀业委会、抗疫先进业委会、居民放心居委会……一个个荣誉、一份份付出、一点点收获,正是因为业委会的无私奉献有作为,让金厦花园从曾经的“弃管洼地”华丽转身为如今的“幸福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