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车棚:将民生“痛点”转化为群众幸福新起点
2025-02-24
走进义乌市稠城街道词林社区曲苑小区,一排崭新的深褐色钢结构车棚映入眼帘,棚内智能充电桩指示灯闪烁,悬挂式干粉灭火器排列整齐。这一方寸之间改造的“暖心小车棚”,成功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电动车充电难题,成为基层精细化治理的典范。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保有量激增,曲苑小区原有的露天充电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居民长期饱受“充电难、停车乱、隐患多”困扰,“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现象屡禁不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车安全充电需求,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社区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收集到近80%的居民强烈诉求,决定建设充电桩。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满足群众需求,词林社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大力推动电动车充电桩(棚)建设工作,着力解决群众需求,让群众能够便利地充上“安全电”。然而,建设智能充电桩并非一件易事,涉及场地选择、电力供应、后期运维等多个环节。智能充电桩怎么建?社区网格员多次上门入户面对面沟通,听取意见,并与相关部门优化方案。同时,将车棚后期管理纳入准物业服务范畴。
“这个快闪闪智能充电系统,既安全又便捷,不仅支持扫码支付,还具有充满自停功能,真好!”新建的便民充电棚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在充电桩建设中,词林社区在满足于群众“够用”“好用”的同时,突出安全性和实用性,导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温度、烟雾,确保安全。“如有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源,安全性好。”词林社区网格员骆聃倩介绍说,社区还开展“充电安全课堂”,组织志愿者指导居民正确充电,为小区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充电,简单又智能,再也不需要‘飞线’充电了。”居民朱建一停好车,快捷地插上电、扫码支付,操作完,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回家。
“将充电桩的一部分收益用于设备维护,这种‘收益反哺’的运营模式不仅得到小区居民的认可,还在义乌市多个老旧小区推广。”词林社区提前对便民充电棚的后期管理进行了周密规划。
便民充电棚的建设不仅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也有效解决了电动车乱停放、违规充电问题,为居民营造了安全、有序、舒适的居住环境。下一步,词林社区将继续推广“暖心车棚”项目,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加码。词林社区党委书记朱福生表示:“车棚虽小,却是丈量民生幸福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