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插花摊位”:小摊位点亮大文明,烟火气里绘就城市新风景

2025-02-20

  为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以多元共治凝聚文明合力,武义县创新推出“插花摊位”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布局、分类管理、多元共治,实现了城市“烟火气”与“文明风”的有机统一,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截至目前,“插花摊位”已覆盖城区30条大街小巷、百花山等3个工业园区23条街路800多家企业,提供摊位700余个,日均出摊频次达500余次,带动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1000余人,预计带动年增收5000万元以上。2024年10月“插花摊位”推行以来,流动摊投诉举报率下降26.5%,占道经营类案件减少39.6%。

  科学布局,打造城市文明新风景

  精准摸排,建立“一户一档”。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两轮“地毯式”摸排,精准绘制摊贩售卖品类、经营路段、收入水平等18项信息画像,建立流动摊贩“身份证”档案库。因地制宜,设计特色摊架。结合武义文化元素,设计制作个性化摊架,科学划定“插花”路段,在不影响交通、环境的前提下,允许流动摊贩“随批随摆”,形成整洁有序的“花盘”风景。错位经营,保护市场主体利益。对“插花”路段实行与沿街商铺经营品类错位布局,严禁在人行道过窄、易拥堵路段设置摊位,并通过全网公示、专人巡查等方式确保管理规范。

  多元共治,构建长效管理新机制

  摊主自治,激发内生动力。组织摊主签订《临时占道经营承诺书》《“门前三包”责任书》,组建“自治联盟”微信群,推选自治代表,制定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国企主管,提升管理效能。引入国企统一布点、设计、制作摊架,外聘第三方巡查管理员,实行“一次警告整改、二次警告处罚、三次警告退出”的标准化管理。执法兜底,强化监管保障。建立“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四定管理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置,确保管理无死角、服务全覆盖。

  服务民生,拓展文明创建新场景

  园区“错峰花市”,破解企业员工就餐难题。“插花摊位”变身万名职工的流动食堂,以百花山、牛背金、东南工业园区为试点,设立“插花摊位”摆放点,于早、中、晚三个高峰时段开放,为800多家企业员工提供便捷餐饮服务。小区“共享花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利用小区凉亭、广场等闲置场所设置摊位,提供水果、早餐、家电维修等服务,并通过“线上插花”对接山区特色农产品,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街边“文明花架”,提升城市品质风貌。在城区20条街路设置“插花摊位”,形成以店铺经济为主体、摊位经济为补充的新型商业格局,助力创成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2个、“街容示范街”3条,“一摊一景”打造商圈升级新样板。

  下一步,武义县将持续深化“插花摊位”品牌建设,推动城市治理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