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7+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2024-08-02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金华开发区洋埠镇不断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起“1+7+N”的矩阵阵地,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举办各种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将其打造成广大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完善矩阵,打造有力党建阵地
近日,让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热闹非凡,“多彩童心 荷美让宅”儿童主题绘画活动在这里举行,数名家长、儿童通过现场手绘荷花团扇,沉浸式体验手工的乐趣。
“自从我们的村级实践站建成以后,不但可以开展手工、写春联等各种主题活动,还给村民提供健身、跳舞、瑜伽的好去处,平台作用非常大。”村党支部书记胡金泽告诉记者。
洋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已构建起“1+7+N”的矩阵阵地,即“一个主阵地、七个场馆、N个实践站”模式,着力打造一所具有本土文化展示、多群体寓教于乐、多空间功能体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相融合的特色实践所。
该模式串联起红色大剧院、共富馆、非遗文化馆、红色教育馆、老年学校等场馆;N个实践站代表15个行政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集镇、行政村全覆盖。有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精心打造,颇有特色。
比如,五都钱村将着力打造钱氏家训馆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增场馆,进一步挖掘阐释钱氏优秀家风家训和思想精华,规划设置家训馆、人文馆、私塾馆、钱彰武书画馆、研学课程体验区等,配备电子屏、音响、书法体验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为增加研学的互动体验感做准备。
让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未来乡村建设进行提升改造,融合党群服务中心、居(村)民委员会、矛盾调解工作室、妇女儿童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残疾人之家、阅读吧、礼让书屋等多重功能,提升后的实践站服务功能更齐全,设施使用效益更明显。
作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重要承载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肩负“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使命。洋埠镇依托实践所(站)平台通过宣讲教育、网络传播等多种形式载体,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普及党建知识,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红色大剧院已入选开发区首批“金开有理”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
整合资源,提升志愿服务效能
“以前只能到蒋堂、罗埠等地的老年学校参加活动,今年家门口就开放了这样的平台,真是方便。”洋埠镇下潘村村民张小雪高兴地说,“我报名参加了歌唱、书法、手机摄影等好几个课程,日常生活丰富而又充实。”
2020年以来,洋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余场。
此外,洋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聚焦群众身边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心理健康等各类日常生活“小需求”,从修电器、理发、看护幼儿,到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讲一堂心理养生课,文明实践始终立足群众所需所盼,以贴心的服务收获群众暖心的“大拇指”,使其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便民站”。
洋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来,聚焦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结合社工站职能,还因地制宜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体育健身服务平台,形成由乡土文化人才、文艺骨干、体育爱好者、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进一步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活动场地。
目前,洋埠镇共有注册登记的志愿者队伍15支,形成了包括红色志愿服务队、便民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义诊服务队、文艺服务队、暖洋帮帮团等“暖洋”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人数200余名。今年以来,实践所已举办1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人数达500余人。通过不断完善服务组织、开拓志愿项目,洋埠镇将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洋埠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下一步,洋埠镇将继续聚焦阵地建设,持续开展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