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一米高度”彰显城市温度
2024-12-02
“一米高度”,是儿童观察城市的独特视角。漫步金华市金东区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以“一米高度”为标准的改造越来越多:社区里的儿童“微空间”不断提质、儿童友好医院高质量地开展婴幼儿养育照护活动……美好未来和魅力金东的模样,正在一张张充满童真和笑容的脸上显现。
让“儿童友好”从“概念”变成“实景”
小豆芽呵护园、儿童议事厅、阳光课堂、童创梦工坊……在金东区多湖街道光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除了用于接待群众的窗口,最显眼的便是各类墙画、少儿活动展板以及橱窗照片上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光南社区是金华市首批儿童友好型社区之一,下辖7个小区,拥有金华一中、金华外国语学校等多所学校,社区常住居民1.5万人,其中,18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占比33%。

“2022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逐渐在全国推开,‘一米光南’的打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光南社区党委书记孙俊飞介绍,社区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机制友好三个方面,打造“乐在光南、童享未来”品牌,突出“儿童友好”规划和建设,更好呈现社区对孩子的关怀。
在金东区,像光南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比比皆是。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金华金茂未来科学城东湄公园(精灵鸟乐园)是金华首批儿童友好公园,依托金华特色溶洞地貌,形成“雏鸟启航、梯田梦境、洞穴历险、飞鱼浅滩、云间跳跃”五大场景。庞大的“精灵鸟”憨态可掬矗立在公园中,成为人气“亲子潮玩打卡地”。

在金漪湖晴翠丘景观示范区,随处可见植被上一块块蝴蝶状的标识牌。据了解,这是植物的“身份证”,上面标注着植物的别称、特征、习性等内容,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能获取丰富生动的影像资料,细节处展现着儿童友好、儿童优先。
将儿童友好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在金东区不断延展。截至目前,金东区共建成35个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和46个妇儿驿站,友好空间的增多,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延伸服务触角 擦亮儿童友好底色
近日,金东区妇联组织开展金东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亲子游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区24对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共同参与,“研学+游玩”的模式为孩子们搭建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爱心妈妈”招募令一经发布,金东区426名妇联干部、爱心企业家、巾帼律师等积极响应号召加入“爱心妈妈”队伍,让“母爱”的温暖守护277名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用亲情和爱心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金东区持续营造良好的儿童友好人文环境,接下来将继续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推动“儿童友好”从概念逐步落地为实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温馨、和谐、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友好型城市。
绘制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我们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经常发现未成年被害人因为受到伤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于是,我们通过委派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心理辅导、发放司法救助金等方式帮助未成年被害人渡过难关。两年多来,帮助2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走出阴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金东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储晓丹列举了近年来“大堰河”智慧未检工作室所做的工作。

2022年5月,金东区人民检察院“大堰河”智慧未检区正式启用,通过案前预防、案中关怀、案后帮教,帮助误入歧途的孩子重回正轨,让受伤的孩子重展笑颜。
家庭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大堰河”智慧未检工作室专门设置了家庭教育指导区,针对问题家庭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家庭教育指导,为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还聚焦案件背后反映的社会治理漏洞和短板,延伸监督‘触角’。”储晓丹说,在案件办理中,未检干警发现辖区KTV、网吧存在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的问题。经调查走访,办案未检干警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协同加强溯源治理。
在实践中摸索,金东区未检工作不断创新课程形式,从宣讲式普法到“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启动“启明星计划”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帮教,设立校园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凝聚“六位一体”保护合力,共同打造立体综合的普法效果。